多目标跟踪雷达在路口的应用

多目标跟踪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监控技术,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增多。相较于传统的地感线圈和视频检测技术,多目标跟踪雷达提供了更高效、精准且稳定的车辆监测方案。

地感线圈通过在车道上设置电磁感应线圈来检测车辆,这种方法虽然有效,但由于需要破路施工,容易受到重型车辆碾压损坏。当路面被水或雪覆盖时,地感线圈会短期失效,直到路面干爽后才能恢复作用。

视频检测技术虽然克服了路面破坏的问题,并且可以提供较广的视野覆盖,但其有效性受环境光线、天气条件以及车辆外观颜色的影响,可能导致误判。

多目标跟踪雷达技术以其非接触式的特性,避免了上述问题。它利用雷达波束对车辆进行精确定位和速度测量,具有体积小巧、重量轻、可靠性强的特点。该系统能在复杂环境中提供稳定的服务,具有较小的距离盲区和速度盲点,能够提供高精度的距离分辨力,并且拥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。更重要的是,它无需进行路面施工即可安装部署。

多目标跟踪雷达的主要技术特性包括:

1. 可以同时监控6至8个车道,并支持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监测车道的数量。

2. 具备远距离探测能力,最远探测距离可达300米。

3. 抓拍成功率超过98%,并且能够将车辆定位误差控制在±0.25米以内。

4. 在抓拍过程中能够区分车辆所在的车道,并标记出车辆的行驶速度,为交通执法提供可靠的依据。

5. 系统能够输出各车道的车流量统计数据,以及所有车辆的实时位置和速度信息。

多目标跟踪雷达应用示意图如下:

多目标雷达在十字路口违规抓拍

上图中,雷达实现了对车辆的连续跟踪,不仅能提供车辆的位置信息,同时还能提供车辆的速度信息,且经过简单运算即可获得车辆是减速还是加速冲闯路口。此功能也是地感线圈和视频方式所不具备的。路口设备安装示意图如下:

自适应信号控制方案

在实际应用中,多目标跟踪雷达、摄像头以及补光装置通常安装在路口的横梁上。如果是在已有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的路口进行升级,可以将雷达直接安装在现有设施上。对于4车道及以下的路口,每个方向只需安装一台多目标跟踪雷达即可满足监测需求。

多目标跟踪雷达技术因其连续跟踪能力,不仅能够提供车辆的位置信息,还能准确捕捉车辆的速度变化,这对于判断车辆是否减速或加速闯过交叉口尤为重要,是传统检测方法所不能比拟的。通过结合雷达数据与其他传感器的信息,可以进一步提高交通管理效率,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。